English

走向田野

1998-12-14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郑晋鸣 我有话说

如何满足8亿农民子弟对知识的渴望,适应不断变化的农村社会,搞好中等师范教育工作?位于苏北盐阜大地上的阜宁师范学校面向农村办学,走向田野,闯出了一条新路。

血脉相通连村小

陶行知先生说过,师范教育要办好,必须与乡村小学“血脉相通”,与社会生活“联为一气”。怎样才能做到血脉相通、联为一气呢?阜宁师范学校把目光投向了乡村。

滨海县刘簖小学几年前还是一个以代课教师为主,仅有几排破烂校舍的落后农村小学,简陋的教学环境,低素质的师资,周围的农民说什么也不肯把孩子送到那里去上学。阜宁师范学校了解到这个情况,觉得这是一个实验小学素质教育的理想田地。他们主动将刘簖小学纳入本校教学实验范围,实行合作办学,先后派骨干教师前往刘簖小学担任副校长,每年输送优秀毕业生在该校任教,并在寒暑假组织学生去该校见习,在师资、管理、设备等各方面做了全方位的投入和扶持。几年过去了,如今的刘簖小学,不仅让远近的村民竖大拇指,而且被评为滨海县的“窗口学校”和盐城市的“模范小学”。

刘簖小学是个窗口,农民们通过这个窗口看到了阜宁师范的办学实力和为农村教育服务的一片赤诚,而阜宁师范又通过这个窗口看到了广大农村对高质量教育的渴望和自己大显身手的广阔天地。从此他们与滨海、射阳、响水、建湖、阜宁等县展开了大规模的合作办学,先后将80余所乡村小学纳入自己的合作办学范围。农民们称赞:“阜宁师范是为咱服务的学校。”

一人一校带动一方

“教育不仅是读书育人”,这是记者在阜宁师范听的最多的一句话。这里的老师说:“农村小学遍布大地,就像一个网络把整个农村社会联系起来,村小要发挥网上结点的辐射作用。”

为了更好地使村小能够成为带动一方的有力纽带,阜宁师范在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上下了大功夫。“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班主任”,这是阜宁师范学校的明确要求。针对毕业生年轻,社会经验不足,毕业后有的人教书好,但当不了班主任的特点,学校有计划地让学生在校期间担任一定的组织和管理工作,从班干部到团干部,从宿舍管理员到校刊编辑,80%以上的学生在校参与了管人、管物的工作,为以后的社会实践打下了基础。

95届学生刘翠华,按照“结合一个学校、蹲一个班、拜一个师”的思想,在自己的家乡找了一个村小学,充分了解当前农村小学的第一手材料。回校后,她自觉地把实践中的所学、所感和学校里的学习结合起来,有目的地调整自己的学习重点,努力使自己在学校期间就能适应未来的工作,毕业后很快成为家乡小学的教学骨干。1992年毕业的孙权同学,在乡村小学不仅教学工作干得有声有色,而且凭着良好的组织管理才能,几年后便成为滨海县通榆镇中心小学的副校长。

念好乡村教育“经”

在阜宁师范学校采访时,我们见到一位刚从南京师范大学毕业的英语教师。谈起学校兴盛的原因,他说:全校上上下下都在围绕教学和农村教育实践展开工作。这些年来,学校一直把抓学校管理和面向农村发展结合起来,培养全方位的乡村教师。

走进阜宁师范校园,就会感到这里处处都有农村情结。办公楼上一条醒目的标语:面向农村小学,培养合格师资。教室里的布置且不说,宿舍布置也别具一格。同学们自己动手,写字、作画、剪贴、装饰,抒发自己的志向。

农村的小学,一个老师可能要带几种不同的课程,为适应这一要求,阜宁师范学校要求每一个学生都掌握一门专业技能。在学校的艺术楼里,我们看见一个叫李彩兰的学生正在弹钢琴,她的五指娴熟地在琴键上跳跃,悠美的乐曲使人难以相信她仅仅练了一年琴。她说:“农村小学没有音乐老师,有了这门功夫,我就可以为孩子们多教点东西。”

不仅要教好文化课,阜宁师范领导在校园里还念起了一本农业生产“经”。学校编写了农业生产基础教材,开设劳技课,向学生传授农药、化肥、农作物栽培、禽兽饲养等方面的知识;同时他们开辟了实习基地,建起了葡萄园、植物园,种起了各类农作物。学校还实行“劳动实践周制”,每班每学期都要抽出一周时间参加农业劳动。结果,不少毕业生到村小后不仅给孩子上课,还为农民开设了夜校,传授科学种植技术。

年仅40岁的左校长对我们说:“我们的学生分布于盐阜大地上的2300多所小学和400所中学,影响着450万人口。面向农村、服务于广大农民是我们的办学定位,保持自己长期发展的生命力。田野乡间,就是我们用武的广阔天地。”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